

2月2日 阿里巴巴集团发布2021财年第三季度业绩,阿里云营收达161亿元,调整后EBITA盈利2400万元。这是2009年成立以来,阿里云首次实现盈亏平衡。阿里云智能总裁张建锋表示,“云计算是阿里巴巴的长期战略,我们已经投了十一年,未来会继续加码技术投入,深耕产业数字化。” 财报显示,阿里云季度营收达到161亿元,同比增长强劲,达到50%。同期,经调整EBITA转正,录得盈利2400万元。过去一年,阿里云持续高速增长,季度营收从2020财年第三季度迈入100亿大关后,迅速拉升至本季度的161亿元。受规模效益推动,阿里云不断贴近盈利点,最终在本季度迈入盈利周期。 过去十一年,阿里云自研中国唯一云操作系统飞天,开启中国云时代。去年9月,阿里云宣布进入2.0时代,为飞天云装上一个数字原生操作系统,向“云钉一体”和“云端一体”两翼发力,推动云进一步普及。不久前,钉钉发布6.0版本,进化为企业协同办公和应用开发平台,让不懂代码的企业业务人员也能拖拉拽开发应用,让企业掌握数字化转型主动权。 此外,财报表示,阿里云将持续投入技术研发,以帮助客户进行数字化转型和业务增长。去年投资者日上,阿里巴巴集团CFO武卫表示,近几年,阿里每年在技术和研发上的投入都超过1000亿元。据普华永道数据,在全球1000家上市企业的研发支出排行榜上,阿里续3年蝉联中国第一。 坚定的技术投入让阿里云在核心技术领域取得诸多突破,例如虚拟化性能损耗降到几乎为零的神龙云服务器架构、性能比传统商业数据库高6倍的PolarDB数据库、全球最大规模的液冷数据中心、数字城市基础设施城市大脑、全球最强AI推理芯片含光800等。

2020全球独角兽500强发布 阿里云等进入前五
2020全球独角兽企业500强大会暨《2020全球独角兽企业500强发展报告》发布会在青岛即墨举办,全球独角兽企业500强大会秘书长解树江教授发布了2020全球独角兽企业500强榜单,中国和美国占比达81.8%。 中国企业数量和估值仍居世界第一,分别为217家和9376.90亿美元。美国共有192家独角兽企业上榜,总估值为8050.7亿美元。 美国共有192家独角兽企业上榜,总估值为8050.7亿美元。入选榜单前五的企业分别为:Wagmo,字节跳动,阿里云,Infor,滴滴出行。

阿里云进入Gartner全球数据库领导者象限
11月24日,国际知名行业研究机构 Gartner 公布 2020 年度全球数据库魔力象限评估结果,阿里云首次挺进全球数据库第一阵营——领导者(LEADERS)象限。 数据库与芯片、操作系统并列为全球技术三大件,也是企业IT系统必不可少的核心技术,银行、电信、制造、互联网等主要行业都依赖于数据库技术。 “阿里云拥有丰富的数据库种类覆盖度和完善的产品布局,为用户提供了多种关系型和非关系型数据库产品,还提供了混合云环境部署,同时集成了备份、数据迁移与同步等能力。”Gartner分析师在报告中指出。 阿里云在数据管理及数据分析领域都拥有深厚的技术积累,比如云原生分布式数据库PolarDB既解决了传统数据库容量有限、扩缩容时间长等问题,又提供了分钟级扩容、弹性变配、超高并发等能力。今年双11,PolarDB再度刷新了数据库处理峰值纪录,高达1.4亿次/秒。数据分析方面,阿里云MaxCompute和E-MapReduce提供了安全、稳定、高性能的计算平台,并融合生态,提供流批一体、机器学习、数据洞察等多种分析引擎与工具 Gartner分析师评价道:阿里云在产品上具备强大的创新能力,其数据库PolarDB已全面应用于零售、电信、物流、金融等多个行业。例如,中国邮政引入分布式数据库PolarDB-X和数据仓库AnalyticDB,在订单业务峰值超过1亿件的情况下,系统平滑稳定运行;中国联通通过PolarDB-X等重构了其核心IT架构,实现对3.6亿用户的无缝“广覆盖”,成为全球最大的云上BSS系统。 最新数据显示,阿里云已经位居全球云数据库市场份额第三位以及中国市场第一位。Gartner 预计,到2023年全球75%的数据库都会跑在云上。

阿里云第二季度财报:营收149亿元,增长60%!
11月5日晚间,阿里巴巴集团发布2021财年第二季度业绩(自然季度为2020年第三季度),多引擎推动强劲增长,阿里云季度营收149亿元,同比增幅达60%。在全球云计算3A阵营中,阿里云增长为亚马逊云29%增速的2倍,并大幅领先微软Azure的48%。 阿里巴巴周四发布的财报显示,在截至9月30日的2021财年第二季度,云计算业务营收148.99亿元,折合约21.94亿美元。 上一季度阿里云营收123.45亿元,三季度的148.99亿元,较之增加25.54亿元,环比增长20.69%,延续了增长势头。 相比20.69%的环比增长率,阿里云第二财季营收的同比增长率更高。上一财年第二财季,阿里云营收92.91亿元,2021财年第二财季的148.99亿元,较之增加56.08亿元,同比增长率高达60%。 阿里巴巴在财报中表示,阿里云第二财季营收同比大幅增长,主要受来自互联网、金融及零售业的客户收入增长所推动,来自各行各业、不同规模的客户都持续享受阿里云的产品及服务。截至9月30日,约60%的A股上市公司都是阿里云的客户,他们的平均消费额同比也有明显增长。 财报表示,阿里云强劲增长主要得益于为各行各业提供更完整的数字化转型技术和服务,特别在互联网、金融、零售等行业表现出高速增长。公开信息显示,该季度内,工商银行、一汽集团、新华保险、飞鹤集团等与阿里云达成重要合作。 云计算也是阿里巴巴当前及未来将重点发展的业务,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在财报中就表示,会继续聚焦内需、云计算和大数据、全球化这三大长期增长引擎,从而更有效地把握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以及阿里巴巴数字经济体内各业务加速数字化所带来的机会。

阿里云超IBM成第四大公有云服务商
阿里巴巴2015年开始进入云基础设施市场,如今其已经成为该领域的重量级参与者。在最新季度财报中,阿里巴巴宣布其云业务营收达到 21.94 亿美元,超过 IBM(16.5 亿美元)位居世界第四。在云基础设施领域,亚马逊的 AWS 仍遥遥领先,其第三季度营收为 116 亿美元,而微软的 Azure 以 59 亿美元位居第二。谷歌云始终占据着第三的位置,上个季度营收为 34.4 亿美元。 虽然阿里巴巴营收仍然低于谷歌,但最新数据显示,该公司已经成为全球第四大公共云计算提供商。市场研究机构 Synergy 统计的市场份额数据显示,亚马逊为 33%、微软为 18%、谷歌占 9%、阿里巴巴为 5%、IBM 接近 5%、Salesforce 为 3%,腾讯和甲骨文各为 2%,NTT 与 SAP 各占 1%。阿里云能否在短期内赶上谷歌云还是个疑问,尤其是在首席执行官托马斯 · 库里安(Thomas Kurian)的领导下,后者正变得更加专注。 不过,作为企业计算领域的新手,阿里巴巴成功超越 IBM 数十年取得的成就,这仍给人留下深刻印象。阿里云 60% 的增长率略高于上个季度的 59%,但基本上保持着稳定,这对营收已经达到相当高水平的大公司来说绝非易事。 与之相比,亚马逊 AWS 的营收同比增长 29%,微软 Azure 同比增长 48%。在财报电话会议上,阿里巴巴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勇表示:“我们相信云计算是数字时代的基础设施,但它仍处于早期增长阶段。我们致力于进一步增加在云计算方面的投资。中国仍然是我们的主要市场,新冠肺炎疫情驱动的数字化转型是保持稳定增长的主要动力。”张勇补充称:“云业务的增长非常快。很明显,我们看到所有行业都在进行数字化转型。对于这些行业来说,向云计算转移是非常重要的一步。最终,大多数业务将在云端完成,而且这种增长可能会在中期内继续持续,因为仍有许多公司还没有实现这一转变。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也会这样做。”市场研究公司 Synergy Research 分析师约翰 · 丁斯代尔 (John Dinsdale)表示,虽然中国仍是阿里云的主要市场,但其业务正扩展到海外,该公司有能力进行长期的投资。丁斯代尔称:“虽然与其在中国的业务相比,阿里巴巴的规模仍相当小,但它已经在许多国家建立了数据中心和云业务,包括另外六个亚太地区国家、美国、英国和阿联酋。其中,它在印尼和马来西亚都是市场领先者。”

阿里巴巴:预计阿里云将在2021财年内实现盈利
9月29日,近日阿里巴巴2020年度全球投资者大会举行。 在阿里巴巴2020年投资者大会上,阿里巴巴集团首席财务官武卫表示,预计阿里云将在2021财年内实现盈利,菜鸟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将在2021财年转正。此外,从核心商业的增长质量来看,阿里巴巴上的消费者的平均消费超过9000元,且7000元以上消费者留存达到了98%,这意味着高收入群体在阿里巴巴平台上的留存度好。

阿里云季度营收123.45亿元 同比增速59%
阿里巴巴集团发布2021财年第一季度财报,财报显示,第一财季阿里巴巴营收1537.5亿元,同比增长34%。阿里云季度营收123.45亿元,同比增速59%,2020年上半年累计营收245.62亿元。IDC数据显示,阿里云是中国最大公共云服务商,并连续四个季度实现市场份额增长。 财报显示,在2020年上半年,阿里云总计实现245.62亿元营收,去年同期为155.13亿元增长。阿里云收入连续三个季度破百亿。 对比最近5年数据,在2016上半年时阿里云营收为23.09亿元,到2020年的245.62亿元,五年间增长超过10倍。 截至本季度,阿里云已连续三个季度营收超过百亿元,该季度营收达123.45亿元,同比增长59%。 财报显示,本季度阿里云营收增长,主要得益于公共云及混合云业务。 今年初,阿里云宣布在未来3年投入2000亿元,加码重大核心技术研发攻坚和面向未来的数据中心建设。截止目前,阿里云在全球22个地域部署了上百个云数据中心,其中规划建设了5座超级数据中心,成为全国最大的数据中心集群。

Gartner发布云产品评估报告:阿里云计算能力全球第一
日前,国际知名咨询机构Gartner发布了最新云厂商产品评估报告,作为国内唯一入选的云厂商,阿里云在计算大类中,以92.3%的高得分率拿下全球第一,并且刷新了该项目的历史最佳成绩。此外,在存储和IaaS基础能力大类中,阿里云也位列全球第二。 该报告是业内最权威的云计算评估报告之一,针对全球顶级云厂商包括亚马逊、微软、阿里云、谷歌等在内进行多达9个类目270个子项的严苛评估,最终给出云产品的综合能力评分。作为唯一的中国厂商,阿里云已连续两年入选。 Gartner在报告中指出,作为全球云计算市场的领导者,阿里云提供了多样的基础设施服务选择,包括裸金属服务器、Kubernetes服务,更适用于通用场景。值得注意的是,阿里云在数据分析、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相关服务上具备差异化优势,同时提供了包括数据仓库、数据湖在内的各种数据处理服务。 具体来说,以计算项为例,本次测试选取了Large-scale provisioning of VMs、 Scheduled autoscaling、Workload migration service等33条评估细项,涉及VM配置、裸金属服务器、容器服务能力、OS支持、工作负载迁移等领域。在必备能力和推荐能力的评估项目中,阿里云全部拿到满分,并获得分析师的一致好评。 云计算行业,最基础、最核心的产品就是弹性计算。自2010年推出首个弹性计算ECS产品以来,阿里云经历了多次技术迭代,比如最初的ECS1.0主要服务中小企业站长,2015年推出的ECS2.0就可以服务像12306这种极具挑战的业务场景,而2017年推出的神龙架构,则要承担双11这类世界级的难题。 传统服务器主要依赖堆硬件提升性能,而阿里云自研的神龙架构,基于硬件云原生理念,创新性打破了虚拟化技术与CPU、内存、网卡等硬件的天然鸿沟,可发挥出比传统物理机更强的性能。今年7月,阿里云还推出了第三代神龙云服务器,比上一代提升160%,云盘IOPS、网络转发、网络带宽均为全球最高性能水平。 今年5月,Gartner发布全球云安全报告,阿里云整体安全能力位列全球第二,11项安全能力被评估为最高水平。 Gartner最新云计算市场追踪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云计算基础设施服务市场持续快速增长,同比增长37.3%,其中,阿里云亚太市场排名第一,全球市场排名第三。

阿里云最新估值已达930亿美元
7月16日,高盛在最新评估中上调阿里云估值至930亿美元,较2个月前摩根士丹利给出的770亿美元估值上升超两成。 近期,已有多家机构上调阿里云估值,分析认为其在规模和战略布局上有突出优势,调整其估值向亚马逊AWS靠拢。 高盛认为,阿里云将持续保持高速增长,保守预计2022财年营收达834亿元。知名投行KeyBanc也在最新报告中大幅上调阿里云估值,分析称疫情正在加速企业数字化进程,这将极大提高阿里云的发展潜力。数据显示,阿里云亚太市场占有率第一,份额是亚马逊和微软总和,2020财年营收同比增长62%至400亿元。 近年来,阿里云成长为科技企业中的超级独角兽,并将业务版图从简单的IaaS基础设施扩展到云、数据智能、智联网、移动协同等关键技术领域。随着钉钉成为国民应用,“云钉一体”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新型操作系统,让企业可以快速开发管理组织和业务的所有应用。KeyBanc称,拥有超过3亿用户的钉钉具备巨大的潜力,未来将推动阿里云的估值进一步提升。 数据显示,阿里云目前在亚太市场排名第一,在全球市场排名第三。今年4月,阿里云宣布3年内再投2000亿元,投入重大核心技术研发攻坚和面向未来的数据中心建设,并且扩大5000人招聘规模,引进顶尖科技人才,以快速缩小与亚马逊、微软差距。

Forrester:阿里云跻身全球SaaS云市场TOP3
北京时间7月3日消息,在全球权威研究机构Forrester最新发布的全球SaaS云市场分析报告中,阿里云凭借“被集成”的生态战略和优质的云市场服务被评为表现强劲者,位居全球前三,仅次于Salesforce和AWS。作为亚太唯一入围厂商,阿里云已连续两年获此评级。 阿里云已成全球前三大SaaS云市场服务商 不做SaaS的阿里云为何能快速跻身全球前三?Forrester在报告中指出,基于全球领先的市场规模和服务特色,阿里云云市场提供了由各大ISV开发的上千款应用和复杂的功能,涵盖搜索、交易、企业资源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等,帮助上云企业提升数字生产力,实现更广泛的商业价值。此外,阿里云的安全合规有相当高水准的质量保证,是目前最适合中国政企环境的。 SaaS被认为是IT行业发展速度最快的领域之一,全球市场规模超过1000亿美元。数据显示,越来越多的SaaS开发商正将其业务中心转移到云上——云的低成本、弹性计算的特性让SaaS厂商能为中小型企业提供按需且价格更低的应用和服务,同时也降低了厂商扩张的风险和成本。 目前,阿里云已联合9000多家ISV、SI为全球用户提供SaaS服务,推出500多款联合解决方案,覆盖30多个重点细分行业。去年推出SaaS加速器和心选模式,已经培养出一批云上营收过亿的合作伙伴。例如,畅捷通通过阿里云成功实现SaaS化转型,一年时间就新增企业客户40000多家;百胜软件在阿里云助力下,云上业务快速覆盖财务、运营、HR、仓储等在内85%的新零售业务场景,流程总数超260项,平均效率是人工的10倍;夺冠互动接入阿里云SaaS加速器,拓宽不同细分行业的多端小程序业务,疫情期间业务增长147%…… 在2019年阿里云峰会上,阿里云总裁张建锋首次明确生态边界:“练好内功被集成,阿里云自己不做SaaS,让大家来做更好的SaaS。”在这一战略指引下,Vmware、SAP、埃森哲、毕马威等国际顶级ISV陆续与阿里云深度合作。 阿里云“被集成”战略成效初显 2020年6月,基于被集成战略阿里云宣布推出“云聚计划”,未来一年投入20亿专项资金,助力50家伙伴云上营收过亿。“阿里云不做SaaS,但会不断开放技术能力帮助伙伴做好SaaS、帮助企业用好SaaS,让天下没有难做的SaaS。”阿里云云市场总经理黄省江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