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18日,腾讯控股(HK,00700)四季报及2019年年报披露,腾讯云业务再度保持超高速增长,继上个季度披露收入47亿元后,腾讯云业务实现全年收入170亿元,同比增长86%,加速赶超阿里云。 腾讯云已经连续多个季度保持营收指标的高增长。上一季度,其收入为47亿元,同比增长80%,单季度即超过2018年全年的50%,并在增速上超过了阿里云、亚马逊AWS和微软Azure的同期表现。 过去一年腾讯云已经实现4个核心指标均破“100”:全年收入突破100亿,付费用户规模突破100万,全网服务器超100万,带宽峰值突破100T。 腾讯也成为中国首家服务器总量超过百万的公司,也是全球五家服务器数量过百万的公司之一。 疫情期间,腾讯依托于强大C端连接器,积极发挥了数字新基建平台作用。截至3月16日,腾讯防疫健康码累计亮码超过25亿人次,覆盖近9亿人口,累计访问量破80亿,成为全国服务用户最多、增长速度最快的健康码。 打破4个“100”:腾讯云实现规模效应 早在2019年第三季度,腾讯云就实现全年收入破100亿,而2018年全年,腾讯云收入为91亿。 2019年,腾讯云整体实现4个“100”中,收入突破100亿,付费用户规模100万,凸显其规模效应;而全场服务器100万台、带宽规模100T则体现了互联网数字新基建龙头的技术能力。 当前腾讯收入增速超过了阿里云、亚马逊AWS和微软Azure。IDC最新发布的《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2019Q3)跟踪》报告显示,2019年Q3中国公有云IaaS市场规模达144.6亿人民币,同比增长62.2%,阿里云、腾讯云、金山云作为互联网云服务商前三企业。其中,腾讯云得益于在游戏及视频行业保持高渗透率,现有客户使用量增加以及来自教育、金融、零售行业的客户基础扩大,综合营业收入进一步扩大。 腾讯云全网服务器总量超过100万台,也意味着腾讯是中国首家服务器总量超过百万的公司,也是全球五家服务器数量过百万的公司之一。此外,腾讯同样是中国第一家带宽峰值达到100T的公司。 服务器、带宽双双破“百”标志腾讯服务的业务规模、承载的网络流量已经迈入全球第一梯队。 在互联网领域,腾讯云持续保持领先优势。国内超过一半的游戏公司是腾讯云的客户。根据IDC报告,腾讯云在电商类公有云服务、视频云流量、游戏类公有云服务、社交资讯类公有云服务、交通出行类公有云服务等领域的市场占有率均为第一。近期,腾讯云还发布了“腾讯云·云游戏解决方案”,为全球游戏厂商及平台提供一站式云游戏解决方案。 腾讯云在多年服务全球海量用户的过程中,已经从底层基础设施到行业解决方案和服务能力都积累起了全方位的技术优势,包括遍布全球的高品质数据中心、高速传输网络、网络加速、安全防护、无时差服务体系等五大核心能力。 产业互联网逆袭:政务云“弯道超车” 疫情特殊时期,腾讯产业互联网大板块快速协调,集中展现出其数字技术设施新基建平台作用。 在政务领域,腾讯云开发了疫情整体解决方案“微应急”,它能够打通微信小程序、腾讯海纳、企业微信等多个平台,实现疫情线索上报、医院床位查询、同行密接自查、口罩预约购买、发热门诊查询、交通卡口登记、企业复工备案、我的健康码等疫情期间综合政务能力。 腾讯已经支持100多个中央部委及地方政府部门上线疫情服务相关小程序。疫情期间,腾讯云充分发挥数字助手资源优势,联合国家相关部门推出“健康码”小程序,快速响应复工需求。腾讯健康码可在社区、办公口、交通卡口、机场火车站等多个不同场景进行全方位布局,助力提高疫情联防联控效率。 截至3月16日,腾讯防疫健康码累计亮码超过25亿人次,覆盖近9亿人口,累计访问量破80亿,成为全国服务用户最多、增长速度最快的健康码。 凭借腾讯C端巨大连接优势和服务能力,腾讯政务云在抗疫战中实现逆袭式发展,积累了大量G端客户,在抗疫复工战中充分发挥新基建平台作用,助力经济平稳复苏。 “C2B是产业互联网的重要抓手,也是腾讯的独特优势。”腾讯高级执行副总裁、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总裁汤道生曾这样说。而从产业互联网整体生态看来,2019年,其成绩单靓丽:过去一年,腾讯云合作伙伴数量增长40%,覆盖金融、政务、教育、医疗、文旅等多个行业;腾讯云联合行业合作伙伴在19个行业共同打造了100多个解决方案,共同服务客户超过20万家,2019年来自合作伙伴业务的收入在整个腾讯云占比达到了30%。 自研上云突破:QQ业务全量上云 2019年,腾讯云的另一件大事即自研上云。2020年1月17日,腾讯宣布,旗下的QQ产品已实现全量上云。同时,微信、《王者荣耀》也已实现灰度上云。 这些对于处在高速发展期的腾讯云而言,无疑是又一个重要里程碑。对于社交场景具有裂变效应的月活超7亿"巨无霸",QQ上云对云的突发应对能力要求极高;且对QQ来说,上云也不只是单纯的使用云的IaaS能力,而是要把云的IaaS和PaaS能力都充分体现到QQ的应用场景中。 这并不是腾讯“自研上云”的终点,按照2019年初提出的目标,腾讯将在三年内把所有增量业务都上云,2020年的目标是实现50%的增量上云。 以QQ全量上云为代表的自研上云是行业趋势,它不仅能给自研业务带来效率提升和技术保障,更是给外部客户证明腾讯云服务能力的最佳方式。 开源协同上,腾讯内部开源方面,整体代码开源率由 2019 年年初的 20% 增长至年底的 70%,2019 年腾讯内部新增协同代码库超过 4400个,Q4 较 Q1 增长了 56.3%;外部开源方面,截至 2019 年年底,腾讯在 Github 自主开源项目数为 92 个,贡献者超过 1000 个,获得 Star 数超过 27 万,在 Github 全球公司贡献榜上的排名稳居前十。 另一方面,腾讯还在2019年底发布了SaaS 生态“千帆计划”,通过整合如云服务及企业微信等腾讯内部资源,联合外部SaaS企业,以培育更多垂直领域SaaS 解决方案。 东吴证券指出,腾讯云业务收入依然保持快速增长,其与阿里云之间的差距也在逐渐缩小,预计 2020-2021 的收入为 285/442 亿元,同比增长70%/55%。 兴业证券也认为腾讯云现有客户使用量的增加和教育、金融、民生服务及零售业等的客户基础正在扩大。

2020腾讯云采购季:云服务器99元/年,香港服务器249元/年
2020腾讯云采购季,云服务器99元/年,香港服务器249元/年(限新用户) 【腾讯云】云产品采购季,助力行业复工。1核2G云服务器,首年99元。 1核2G1M云服务器,268元/3年,2核4G5M云服务器,998元/3年2核8G5M云服务器,1288/3年 地址:立即购买

2019腾讯云双十二优惠活动:云服务器低至99元1年
腾讯云双十一的秒杀活动刚结束,紧接着腾讯云就发布了2019年腾讯云双12优惠活动,依然是整点秒杀活动,也依然是针对的新用户。 腾讯云双十二秒杀活动地址:立即参加 第一、每天限时秒杀活动 从活动方案看,腾讯云确实做的并没有阿里云复杂,直接很简单的秒杀限时活动。双12活动中,每天有四场活动。分别是9:00、13:00、16:00、19:00四个时间段。 我们可以看到最低年付2G1M上海服务器年99元,中国香港1G1M年付249元一年,其他还有两年三年套餐,但是相对之前腾讯云双十一活动是贵一点的。但是比平时常规价格是便宜。 第二、新企业云服务器优惠 如果我们是企业或者是有企业资质的,购买腾讯云企业专享的云产品是比个人丰富且便宜的。比如这次双12活动中,企业新用户可以购买到5-10M带宽的云服务器,适合企业应用场景。 我们可以看到最低年付2G1M上海服务器年99元,中国香港1G1M年付249元一年,其他还有两年三年套餐,但是相对之前腾讯云双十一活动是贵一点的。但是比平时常规价格是便宜。 第二、新企业云服务器优惠 如果我们是企业或者是有企业资质的,购买腾讯云企业专享的云产品是比个人丰富且便宜的。比如这次双12活动中,企业新用户可以购买到5-10M带宽的云服务器,适合企业应用场景。

腾讯云首次揭开单季数据面纱:Q3收入47亿元,与阿里云差距缩小
从未公布单季数据的腾讯云,在2019年第三季度破例了。11月13日,腾讯发布Q3财报,首次对外公开了腾讯云财务数据。 腾讯云是腾讯转向产业互联网的根基,是腾讯目前发展最快的业务,也是腾讯当下最重视的业务之一。今年一季度,腾讯首次将腾讯云和金融科技列为一个分支公布数据,此次将腾讯云单列,可以看出对于云业务的进一步看重。 第三季度,腾讯云收入同比增长80%至47亿元人民币。与游戏、广告等腾讯传统强势业务相比,腾讯云收入不是最多,但增速最快。 从今年Q3数据看,腾讯云与阿里云的差距正在缩小。根据阿里财报,今年三季度阿里云业务总营收为92.91亿元,同比增长64%。去年全年,腾讯云服务的收入91亿元,阿里云营收规模为213.6亿元。去年,阿里云收入是腾讯云的2.35倍。今年三季度,阿里云是腾讯云的1.98倍。 阿里云与腾讯云分别排名中国公有云市场第一、第二名。 腾讯财报显示,腾讯云收入增加主要由于现有客户增加使用量,以及教育、金融、民生服务及零售业等的客户基础扩大。 从7月到9月,腾讯云在技术、产品层面进行了大范围改进,并复制此前成功经验,从而推动业务快速发展。 技术层面,腾讯云正在加速构建从底层到应用层的自研技术体系。9月17日,腾讯云升级旗下弹性计算产品序列在技术和性能上全面升级,并发布多款全新计算实例。升级后的计算产品序列整体性能提升30%。10月29日,腾讯云发布系列自研产品,构建从底层到应用层的自研技术体系。 业务层面,腾讯云主要整合医疗、出行、教育等产业平台,帮助公共服务机构和传统企业实现转型升级。同时,腾讯也凭借To C的能力和经验,通过公众号、小程序、支付、企业微信等连接器,帮助B端伙伴更好地服务用户。 今年3季度,腾讯云有4个政务云亿元以上项目,其中广东省省级政务信息化服务资格项目10.45亿元。 在城市交通、航空、金融、文化、汽车、人工智能、城市规划方面,腾讯云也都有新项目。10月,张家港农商银行采用基于国产金融级分布式数据库腾讯云TDSQL打造的新一代核心系统上线,这是国内银行首次在传统核心业务系统场景下采用国产分布式数据库,打破了该领域对国外数据库的长期依赖。新核心系统成本优势明显,在硬件投入方面成本下降75%以上,分布式架构每年将为该行节省20%的IT投入。目前腾讯云在金融领域有6000+客户。 教育领域,腾讯云累计服务约1.5万所学校、300多个省市教育局,7万家教育机构,服务的用户数超过3亿。 文旅领域,腾讯云将“一部手机游云南”的方案进一步推广和复制,助力各地旅游业转型升级。出行领域,腾讯先后与宝马、东风汽车、广汽集团等达成合作,助力车企转型。 工业领域,腾讯打造了适合于工业数字化的工业互联网助力平台,为企业提供一个数字化基座,助力企业用户实现降本增效。目前地市工业云落地已经超过5个,实现了地市工业云批量复制。 光大证券分析说,依托QQ微信社交生态优势,腾讯C2B模式重构商业、政务链路。券商杰富瑞认为,在云服务方面,腾讯的数据中心使用率较高,并期望可提供更多解决方案予客户,相信未来数年可继续留意公司在云服务方面市占率的增长。

腾讯云推出自研服务器星星海 云服务实例综合性能可提升35%+
10月29日,在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成都峰会上,腾讯云正式宣布推出首款自研服务器星星海。该服务器是腾讯第一款真正为云而生的服务器,硬件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理念,并针对云端的计算、存储、网络等场景进行软硬件优化,使得基于星星海的云服务实例综合性能提升35%以上。 腾讯服务器供应链总经理刘裕勋发布自研服务器星星海 作为云计算的核心组件,服务器的性能、能效、安全特性、可靠性等层面的设计,将直接影响云服务体验和用户上云成本。星星海则通过精细的硬件设计大幅度降低硬件成本和运营成本。 据了解,星星海服务器采用腾讯云与AMD在其最新ROME平台下深度定制的CPU,实现行业最优单核性能和最优单核TCO。根据测试,基于星星海的云服务实例综合性能提升35%以上,其中视频处理速度提升40%,图形转码得分提升35%,Web服务页面QPS提升高达152%。 同时,星星海采用了前瞻性的高兼容架构,同一套服务器方案可以支持NVME存储、HDD存储、高效能计算等多种应用。统一规划的硬件底座,设计简洁可靠,器件种类数相对行业水平减少17%,极大提高硬件可靠性和可供应性,也可以支持未来3-5年的服务器产品演进。 在散热方面,星星海应用业界先进的热虹吸散热技术,使其最大负载能效对比业界可提高50%。星星海还提供基于可信链传递的硬件防篡改能力,可以确保用户的应用数据更加安全可靠。 皮实可靠的工程设计也是星星海的一大亮点。根据测试,星星海防摔高度是业界通用服务器的两倍以上,整机免工具维护体验,也将大大提升服务器的运维便利性。 据介绍,星星海能够满足98%云上应用场景需求,将在今年正式应用于腾讯云及腾讯自有各业务场景。 腾讯服务器供应链总经理刘裕勋表示,腾讯云此次推出自研服务器,能够有效匹配腾讯服务器供应链整体升级,更好的整合硬件产业链能力,为海量用户提供行业最新技术能力,让用户享受新技术红利。 目前,腾讯全网服务器总量已经超过110万台,成为中国首家服务器总量超过百万的公司,腾讯云也是全球IaaS市场增长最快的云计算厂商。

哪家更优惠?阿里云、腾讯云、百度云、华为云双11活动PK
11月1日,双11开启。之前处于预热阶段的各家云服务器,基本都放出了双11的活动价格。这些活动基本是面向新用户,部分是有条件的面向老用户。但如果是作为入门级服务器来说,配置基本够用。因为国内服务器的带宽成本较高,目前云服务器入门级1M带宽基本是限速不限量,可以满足入门级使用。 但这么多家云服务器品牌,各家活动力度如何,哪一家最划算?我们做了一个表格梳理如下: 配置 云服务器 价格 购买链接 1核2G 1M带宽 阿里云 86元/年 229元/3年 http://t.cn/Ai3FNk7e 腾讯云 88元/年 268元/3年 http://t.cn/Ai3JY3Tw 百度云 85元/年 / 华为云 81元/年 / 配置 云服务器 价格 购买链接 2核4G 阿里云 3M带宽799元/3年 http://t.cn/Ai3FNk7e 腾讯云 5M带宽998元/3年 http://t.cn/Ai3JY3Tw 百度云 1M带宽272元/年 2M带宽382元/年 / 华为云 1M带宽388.22元/年 / 配置 云服务器 价格 购买链接 2核8G 阿里云 5M带宽1399元/3年 http://t.cn/Ai3FNk7e 腾讯云 5M带宽1288元/3年 http://t.cn/Ai3JY3Tw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性价比较高的入门级云服务器是百度云1核1G1M带宽,60元/年。 不过,个人还是更喜欢用阿里云。 阿里云老用户活动链接:http://t.cn/Ai3FgQZL(可复制到浏览器打开) 百科:云服务器可以网站开发、程序调试、小程序、远程下载、挂机等。

腾讯云4核8G新用户专享 云服务器标准型S2.惊爆价100元/月
腾讯云4核8G新用户专享,云服务器标准型S2.惊爆价100元/月 地址:立即购买

中国云计算巨头对比分析:阿里云VS腾讯云
核心观点: 1、为什么看好云计算? 无论是全球还是中国,云计算市场都能维持超过两位数的增速,行业正在处于高速成长期,在行业发展高速路上 ,行业空间巨大。对于细分子行业,我们认为IaaS、PaaS和SaaS都会有一个高增速。SaaS:2017年中国云计算市场占比32%,相对全 球73%,随着云计算市场发展,产品标准化程度高,使用范围更广的SaaS会有更大弹性;IaaS:基础设施的建设需要前期大量的资本投 入,资金壁垒高,资本投入(CAPEX)是IaaS最大壁垒的护城河,导致行业集中度较高,阿里云一家独大(份额占比42.9%),腾讯云 (11.8%)、金山云(4.8%)和中国电信(8.7%)紧随其后。 2、为什么在这个时间看好云计算? 随着2019年6月6日,正式下发5G商用牌照,5G时代开启。我们认为在5G元年,当前最有确定性的 机会就是云计算行业。5G超快的网速会提高云计算行业的天花板,极大推动行业发展,B端和C端的用户会更愿意将数据处理、储存等放 在云端,而弱化对硬件端的需求。 3、阿里云与腾讯云对比的核心所在 组织架构与战略布局的对比。阿里云构建的是数字经济体,是阿里经济体所有技术与产品的统一出 口和客户界面,是AI、 Big Data、Cloud三位一体相互融合的模式;阿里对于云计算的生态定位是:被集成,自身不做SaaS。腾讯云在 去年10月的战略变革中,成立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更加注重To B的战略发展,其战略方向的调整为:腾讯云以枢纽式的连接,把C端 消费互联网资源连接到B端产业互联网,扎根消费互联网,进一步拥抱产业互联网。 4、产品及性价比对比 产品对比,阿里云布局更加全面完善,稳定性较好,且人工智能技术较强;腾讯云则投入较多于云计算基础能力 和大数据的研发实践方面,产品的场景化能力较强。阿里云流量定价全球化,腾讯云的性价比略高于阿里云,据 CloudBest 评测结果, 阿里云在 1 核 1G 上性价比较高, 腾讯云在 2 核 4G 上性价比较高, 而二者在 4 核16G 上表现相当,腾讯云的性价比略高于阿里云。 5、全球基础设施布局对比 阿里云基础设施和大规模数据中心遍布全球,逐渐成为国际化的云计算厂商。阿里云CDN覆盖全球六大洲 ,70多个国家,2500+ 全球节点(国内2000+、海外500+),在全球19个地理区域内运营者56个可用区,全球IaaS市场中排名第三; 腾讯云目前仍处在地理区域扩张的阶段,国内市场份额约12%,位居第二。 扩张是腾讯云全球化的首要任务,未来计划陆续上线多个可 用区;腾讯云全国部署1100+加速节点,海外布局200+加速节点,覆盖全球30+国家地区,在全球 25 个区域内运营着 53 个可用区。 6、下游业务客户对比 阿里云与腾讯云均有自己的倾向性, 但相对来说腾讯云倾向性更强,而阿里云则涉及行业较广,多达 60 多个行 业。阿里云的业务客户以“合作伙伴与生态”的概念与客户建立高效联系,客户范围较广。腾讯云业务客户:在游戏、社交、视频等优 势领域较强的竞争力的基础上,逐步完善整体解决方案的行业布局。 报告内容: 温馨提示:如需原文档,请登陆未来智库www.vzkoo.com,搜索下载。

腾讯云业务进军日本,拓展海外市场
7月26日消息, 今日下午,腾讯云宣布正式进入日本市场,将为日本企业提供一站式云服务。目前,腾讯云已经与日本市场的诸多客户、合作伙伴达成合作意向,其合作伙伴包括日本游戏公司Pitaya、日本IT公司E-business等。 腾讯云副总裁答治茜表示,国际化是腾讯云的重要战略,2019年腾讯云国际化业务的目标是收入同比增长4-5倍,日本市场将是腾讯云重点发力的市场之一。答治茜指出,日本市场的成熟度很高、游戏产业全球领先,而腾讯在过去多年的发展中积累下了丰富的技术和运营经验,这些技术都将通过腾讯云输出,服务好日本客户。 此外,腾讯云在业界领先的视频、电商、移动出行等解决方案也都会进一步在日本市场落地。 此前,国际权威咨询机构Gartner发布的报告显示,腾讯云2018年在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及IUS(基础设施公用事业服务)领域的增速达到128%,整体市场份额从2017年的全球18位上升到2018年的全球第6位,增速全球第一。

拿下80%直播平台,视频云成了腾讯云突围的秘密武器
随着腾讯前副总裁吴军的一番言论,关于腾讯是否擅长做ToB(企业)业务的讨论又一次站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按照吴军的说法,腾讯没有ToB的基因。在他眼中,腾讯做云计算就像恐龙想去冰河时代生活。 从腾讯的历史来看,这家公司拥有中国最大规模的互联网用户,也曾经占据中国互联网用户过半时长,它是ToC(消费者)公司中毫无疑问的王者。 与此同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腾讯因为C端业务占比过大,B端的业务也一直不被看好。以腾讯云为例,它的业务分散,缺乏集中资源办大事的能力,且面临着强劲的对手。 作为云计算领域的后来者,腾讯云找到的突破口在视频。 一位腾讯内部人士说,自2013年9月腾讯云宣布全面对外开放开始,五年多来腾讯云收入增长超过20倍,而其中游戏云和视频云业务至今仍是腾讯云营收的贡献主力。除此之外,目前80%的视频直播平台都在使用腾讯云的服务。 腾讯内部孵化的所有直播或视频的产品,所用到的基础设施全是视频云的服务。像所有腾讯云的产品那样,在满足自有需求后,视频云团队也将资源打包,向外输出,做起了生意。930组织架构变革之后,视频云团队随着整个腾讯云被划入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 从C端积累的能力到服务B端,这可能就是马化腾口的“C2B”能力。 但问题在于,腾讯云的优势为什么会集中在视频这个领域? 赶赴直播大潮 视频云业务总经理李郁韬加入腾讯后曾经负责手机QQ的音视频通信技术工作。他告诉界面新闻记者,这是腾讯最早的音视频技术能力积累,也为日后开辟视频云业务埋下了一条技术线。 视频云的另一条技术线源自腾讯视频的CDN(内容分发)积累。就在李郁韬攻克手Q音视频通话功能的同时,腾讯视频的日播放量迎来了两亿大关。用户数量的增加让腾讯视频面临的内容分发任务也越来越艰巨。 为了承担海量的视频数据分发需求,腾讯更新了调度的算法和流媒体的研发,同时在全国各地加紧新增边缘节点,CDN基础设施的完善也为腾讯云提供了保障。随后,和游戏云一样,在成功支撑内部产品云服务的基础上,视频云开始被打包资源,向外输出。 2013年9月,腾讯云宣布全面对外开放。对当时的腾讯来说,游戏是和视频是最容易进入的两大领域。随着技术逐渐成熟,李郁韬和他的同事们开始在市场上捕捉机会。 不久后爆发的直播创业热潮让视频云嗅到了不一样的气息。 2015年年底,龙珠、映客、花椒等移动社交直播平台先后上线,开始了激烈的流量抢夺之战。在李郁韬看来,音视频技术是直播平台关键技术所在,但这项技术门槛很高,最大的痛点在于客户端的开发和云端的开发,对于创业团队来说有一定进入难度。想要在一两个月之内快速上线,就必须要云服务商提供的SDK。 瞄准直播行业的机会后,视频云团队开始做第一波互动直播的产品。李郁韬告诉界面新闻记者,腾讯视频云提供的方案让新兴直播平台不需要专业音频客户端开发,只需招几个应用开发工程师来集成SDK,再进行调整就可以快速上线直播功能。 由于减少了复杂的技术环节,移动社交直播平台在2016年初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无论是9158、战旗这些在PC时代做直播的老兵,还是大智慧这样的信息平台,都纷纷奔向移动社交直播市场。市场的狂热为腾讯视频云业务带来了一次小小的高潮。 与此同时,腾讯自有的CDN已经可以提供数十个T的带宽服务。作为视频云的另一条重要技术线,腾讯决定将流媒体分发服务对外开放,也因此积累了包括斗鱼、B站在内的最早一批合作伙伴。 将这项业务开放后,李郁韬才发现,开放和做自有业务之间有着天差地别。 程序员手中的大订单 视频云乃至腾讯云的绝大多数员工都是做C端产品出身,这些程序员以往只需要负责研发产品,但现在更多的工作日常变成了对接客户、谈生意,这是不太容易的转变。 李郁韬从QQ团队调来视频云四年了。他印象最深的是,全组的同事的头像都在一时间里从不修边幅的技术男换成了职业工装照,大家开始走出格子间、关注市场动态、学会交流和应酬。他们面对的第一个挑战就是成为“推销员”,拿下订单,甚至从别人手中抢订单。 2016年拿下的斗鱼订单让他最为难忘。根据艾媒报告,斗鱼是当年的移动直播APP中累计下载量第二的平台,占据14.9%的市场份额,在此之前采用的一直是网宿的云服务。想要让斗鱼把用云量一点一点地切给腾讯云,后者也必须有自己的筹码。 视频行业最看重的是内容和成本。李郁韬认为,成本降低主要依赖的是技术升级,腾讯在转码和P2P终端方面的技术优势可以。腾讯方面提供的数据显示,腾讯明眸极速高清转码产品在保证观看质量的同时,最高可降低带宽至30%。 腾讯更为人熟知的是其在内容生态上的筹码。以电竞赛事为例,英雄联盟、王者荣耀和穿越火线等腾讯系电竞职业赛事的直播专项源站支持,都可作为给客户的增值服务。有了内容资源作为交换,客户则有可能考虑把电竞的这部分用云量给到腾讯。 这类电竞赛事,包括影视、综艺等IP都属于其它事业群,想要实现内容的整合置换必定涉及到跨事业群之间的协作与沟通。李郁韬的经验是,这类合作关键是找到两个部门之间的利益诉求点:“IEG缺少的是电竞直播过程中的技术保障,那么我们就出人出力,去帮他去建系统、做每一场大型直播的保障。久而久之两边团队建立起信任感,他也愿意帮我们出去吼一嗓子。” 业内生态资源是腾讯斩获订单的另一个武器。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在2017年推出的联通大王卡,用户插此卡可在手机上免流量使用所有腾讯系APP。为了拿到更多合作资源,腾讯把这种仅针对腾讯系产品的特权分享给了斗鱼。 令人没想到的是,这个点子得到了马化腾的首肯,后者甚至亲自推动了与联通的谈判。合作达成后,迅速提升的大王卡用户数量为斗鱼带来了新的流量,斗鱼也把大王卡用户的用云量全部切给了腾讯云,而斗鱼虎牙又将其用户反哺给了中国联通,最终达成了一种共赢的局面。 内容和增值生态的吸引为视频云带来了生意,但困惑也随之而来。 以往团队做自有业务只需要满足自己的需求,但开放之后则需要针对不同的客户做适配,一旦实现不了对方的定制需求,就很容易造成直播间的黑屏或卡顿。 让李郁韬印象最深刻的是斗鱼:“我们每次做完之后,想让斗鱼把用云量给我们多切一些,但总会出一次小故障,我们总为此去武汉道歉,道完歉之后又开始进入下一个bug修复周期,这样的事反反复复有两三次。” 那几乎是视频云业务线成立以来最黑暗的一段时间,但和斗鱼的磨合也让腾讯锻炼起了一套完善的服务系统。进入2017年,视频云陆续接入虎牙、熊猫、快手等头部平台,从驻场研发、技术优化到售后服务支持,伴随着直播的火热和客户数量的增长,视频云也迎来了爆发之年。目前中国TOP100的直播平台中,80%的都接上了腾讯云。 “930”之后的新角色 视频云正在适应更剧烈的转变。 930组织架构调整后,李郁韬和他的同事由此被划入CSIG。与员工身份的转变不同,这次架构调整意味着20年以来,这家有着强烈ToC基因的公司,首次成立完全To B的大型事业群。 对视频云的员工来说,930带来最直观的改变是工作重心。此前视频云只需聚焦如何将自身优势应用到客户所在的行业中,主要服务的行业场景也只包括泛互联网的文化创意、游戏直播、社交直播等。但在930之后,视频云与各个行业的边界已经打开到非常低。 “可以理解为所有行业我们都做,我会思考每个行业对音视频的核心需求点,从而有重点地去把每一个行业形成一个单点的图谱,让我们的能力能够在这个场景中为其服务。我们以前做音视频行业,现在音视频变成了一种底层工具”,腾讯云副总裁黄世飞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产业互联网涉及到各个场景,比如政务领域中的在线报警、医疗领域当中的远程问诊等都将用到视频云提供的能力。 这样的角色转换并非顺畅。黄世飞表示,团队在和传统产业合作的过程中仍会存在不顺畅的情况,尤其是交通、工业这些此前从未涉足过的行业。 腾讯云与华星光电在AI方面的合作给了前者很大的启发。 以往华星光电一直是通过人工来检查坏点的图纸或损坏的线路板,腾讯云的AI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旨在为其减少大量人工成本。但在合作之初,腾讯发现自己对工业生产的流程是完全陌生的,即便拥有AI技术也没办法用到对方的生产过程当中。只有融入生产线,比如进到拍摄机器里面挂上零件,才能起到作用。 黄世飞感受到,这是930调整之后整个腾讯云经历的最大不同,这也是为什么腾讯在8月前后招聘了大量有行业背景的员工。这批以程序员为主要构成的团队需要大量的新鲜血液,来为其面向产业互联网做储备。 腾讯视频云几乎是随着中国移动互联网的浪潮发展起来的,进入2018年后,随着直播平台的增长趋于平缓,行业内都在等待着视频行业的下一个爆发。李郁韬认为,短视频和直播是两个仍然有成长空间的方向,电竞和体育赛事中仍有可能诞生全民关注的热点和IP。对视频云团队来说,这就是流量。 海外市场或许是下一个高地。在过去的2018年,随着国内用户红利见顶,欢聚时代、猎豹、小米、虎牙等公司新推出数十个海外直播品牌,人口密集的东南亚则是这些平台的首个主战场,也是像腾讯这样公有云厂商眼中的下一座金矿。 但在李郁韬眼中,市场更大的机会在于技术的飞跃:“举个例子,现在我们追求的4K、8K的游戏画质可能会变成至少16k起,这意味着带宽也将迅猛增加,这才是我们视频云该努力的方向,也是这个行业真正的爆发式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