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东技术体系再次迎来大调整。 12月6日,京东集团宣布设立京东云与AI事业部,整合原京东云、人工智能、IoT三大事业部的架构与职责,由京东集团副总裁周伯文担任负责人,向京东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刘强东汇报。 周伯文于2017年底加入京东,任人工智能事业部负责人,主导规划设计了京东NeuHub人工智能开放平台。此前,周伯文曾担任IBM Research纽约总部人工智能基础研究院负责人,IBM Watson集团首席科学家。 据京东方面介绍,周伯文将带领京东云、人工智能、IoT团队聚焦战略、技术、产品、创新、场景化顶层设计和商业落地,将京东的前沿技术与实体经济相融合,致力于实现学术前沿化、技术商业化的目标。 此次调整是在京东集团向技术公司转型的背景下做出的。 在京东2019年Q3的财报电话会上,刘强东曾表示,未来5年内,京东来自技术服务收入的增长会远远高于营收增长,技术服务会成为京东营收和利润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京东云事业部及京东云总裁申元庆的变动去向也值得关注。 2017年9月,原微软亚太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申元庆加入京东,任京东云事业部总裁,并直接向刘强东汇报。在成立京东云与AI事业部之后,原京东云事业部是否继续存在?申元庆是否还会继续留任京东云?对此,京东暂无回应。

京东云跻身IDC最新报告前十,后发优势正加速显现
2019年8月2日,全球权威市场研究机构IDC发布了最新一季《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2019第一季度) 跟踪》,京东云跻身中国公有云IaaS市场前十,位列第九名。报告显示,与2018年相比,京东云的同比收入增长高达+557%,远超市场约74%的平均水平。京东云总裁申元庆表示:“IDC的权威数据不仅反映出京东云持续、高速的发展态势,还让外界关注到京东云加速显现的后发优势。京东云再次用成绩证明了自己成为‘超级云服务商’的决心和实力。” IDC报告认为,中国公有云市场正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2019年有望看到越来越多的企业级用户将核心应用向云上迁移,以实现全面数字化转型。作为最具产业属性的云智能厂商,京东云抓住发展契机,在不断夯实技术实力、提升服务水平的同时,以“成为政府、企业、家庭数字化转型全生命周期合伙人”为目标,持续为客户赋能,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凭借出色的表现,2019年刚行至过半,京东云就屡获行业内外权威认可,业界影响力节节攀升。在艾瑞发布的《2019年中国企业级SaaS行业研究报告》中,京东云凭借其优秀的电商云SaaS产品,位列行业垂直图谱“零售电商”区域首位;在赛迪顾问撰写的《2018—2019年中国政务云市场研究年度报告》中,京东云凭借政务云布局、产业带动、高速增长等方面的优异表现,跻身领导者象限;在爱分析发布的《2019 中国企业云科技服务商50强》榜单中,京东云荣登榜单第三名;在博睿发布的《2019 6月云主机性能测评报告》中,“京东云—北京”获得综合排行榜冠军,连续5个月蝉联榜首,“京东云—上海”位列第二名。 取得高增长、获得高认可的背后,是京东云“苦练内功”的蝶变过程。作为京东集团旗下的云计算综合服务提供商,目前京东云对外提供囊括IaaS、PaaS、SaaS的全栈式服务,从IDC业务、云计算业务到综合业务的全频段服务,包括公有云、私有云、专有云、混合云等在内的全场景服务以及全生态服务。2018年以来,京东云在依托集团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加速战略布局,构建丰富的大生态体系,迅速拓展细分领域的技术版图,实现云计算产业链的整合、升级。作为京东集团对外技术赋能的主要窗口,京东云所服务的客户,也从零售、物流、金融等传统优势领域,拓展到政府、制造、教育、医疗、游戏、办公等行业领域。在提供高度标准化、模块化的公有云服务之外,还针对客户的不同行业、不同场景和技术需求提供定制化服务。通过持续的技术打磨,京东云不断提升稳定度,丰富产品服务。目前,已对外提供220款自研云计算产品和服务,百余款与合作伙伴共研产品,并保持每月推出10+款新产品的速度,以产品丰富度而言,已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势如破竹的京东云正加速显现自身的后发优势。京东云2016年开始对外商用,被业界冠以“迟来者”之名。然而,这并未动摇京东云的决心,京东云总裁申元庆不止一次提出“超级电商成就超级云”。京东是一家以零售为基础的科技服务公司,京东云作为整合京东技术的基础平台,在承载集团核心业务系统的同时,还肩负京东集团对外技术赋能的使命。电商与云厂商拥有相同的基因,如商业模式、多租户、虚拟化。此外,京东做云计算拥有天然的丰富的场景,这代表拥有含金量高的垂直行业SaaS机会。京东云虽然起步较晚,但没有历史包袱,可以在已被教育好的市场里迅速跟进最新技术,从而提供更完整、先进的云服务解决方案。 随着数字化转型的不断深化,京东云将继续把握发展契机,持续提升产品技术实力与创新能力,引领中国云计算企业健康发展的同时,助力企业通过新技术快速完成商业升级,不断激发未来价值的鲜活生命力。
京东云与奇虎360签订京奇计划,CDN服务合作拉开序幕
9月29日消息,近日奇虎360完成了针对京东云CDN服务协议的全部质量审核,并签署了CDN服务采购协议。至此,奇虎360与京东云的CDN服务合作正式拉开序幕,京东云将为360旗下的视频App产品提供技术服务支撑。

希捷与京东云达成合作 覆盖云计算、存储技术、电商等领域
9月6日消息,存储解决方案提供商希捷今天宣布与京东云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双方将在云计算、存储技术、电商等领域开展广泛而深入的全面战略合作。 京东云是京东集团旗下的云计算综合服务提供商,形成了从基础平台搭建、业务咨询规划,到业务平台建设及运营等全产业链的云生态格局。同时,京东云依托京东集团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应用等多方面的技术积淀,打造社会化的云服务平台。 此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深化现有产品线的合作,增加产品品类的丰富度,推进大容量、差异化产品的引入,并设立联合实验室研发创新存储技术,例如HAMR、双读写臂、SSD、硬盘健康管理等技术。在高速存储前沿领域,特别是SSD、NVMe、PCI-e开展战略合作,建立完整产品生态,借助京东集团市场资源对产品进行定向推广。此外,双方还将加强电商领域的战略升级合作,在一定的场景下给与电商资源倾斜。 京东云事业部总裁申元庆表示,“此次战略合作以京东云技术平台为基础,搭建希捷机器学习平台,能够帮助客户使用京东云,降低用户上云成本。”

京东云华东数据中心:落地宿迁 剑指国际
8月24日,位于江苏省宿迁市的京东云华东数据中心首次向媒体开放。据京东云IDC(互联网数据中心)建设部负责人介绍,该数据中心已成为全国IDC项目的样本。同时,京东云业务拟向美国、东南亚、欧洲等国际市场进行推广。 作为京东集团的重点项目,宿迁市华东数据数据中心从整体的规划建设,到园区内各个模块机房进行灵活配置,将全力支撑京东商城、京东金融以及京东云重要客户的业务需求。 为何选址宿迁 谈及为何选址宿迁时,京东云IDC建设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这里是京东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刘强东的家乡,有一定的情怀。实际上,宿迁的天然区位优势符合数据中心建设的需求。 宿迁有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北倚骆马湖,南临洪泽湖。地表水资源十分丰富,为数据中心提供充足的水源保证,而且液冷散热可以节省大量空调使用成本。另一方面,宿迁位于西电(气)东输和年发电量140亿度的田湾核电站的高压走廊,能源及电力供应充足;属于温带季风性气候,有利于数据中心节能需求。 不够,虽然有一定的区位优势,但宿迁的互联网基础设施极为薄弱。2015年前后,三线及以下城市处在互联网竞争“漩涡”中。而作为四线城市的宿迁更是处在华北、华东互联网竞争“漩涡”的中心位置,互联网建设情况堪忧。网络边缘节点、光缆建设、资金投入等都是大问题。 因此,建设数据中心,网络层级的提升是要考虑的核心因素。2015年,刘强东宣布在宿迁建设数据中心后,京东云IDC建设部相关负责人带领团队将骨干网络进行升级,对链路进行优化。2017年9月,宿迁京东数据中心接入南京、无锡国家骨干网,顺利打通了通往华东、华南地区的通道。另外,还实现了北京访问宿迁,经由南京变为经由徐州的光纤传输方式。 在京东集团的大力推动下,宿迁的网络基础设施得到大幅改善和提升,网络传输速度已和南京、无锡处于同等级别。加上本身具有的区位优势,宿迁已具备建设京东云华东数据中心的能力。2017年,京东云小镇项目下的京东研发中心、客服中心、云平台、双创平台等在宿迁相继投建。 “身为宿迁人,这次为家乡带来的企业绝没有一个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可以在尽量不占用宿迁资源的前提下,为宿迁带来高质量的就业和税收。"京东集团CEO刘强东这样抒发对家乡建设的热衷和责任。 对于宿迁建设华东数据中心,刘强东建设家乡的情怀是否居于主导因素,京东云IDC建设部相关负责人向观察者网记者表示,主要原因仍是宿迁本身具备的客观优势。 规模建设与布局 京东云华东数据中心位于宿迁市湖滨新区,园区总占地面积达13万平方米,整体由4个规模相当的云数据中心模块和1栋综合大楼等组成,达到抗震八级水准。总建筑面积55328平方米,每个模块建筑面积12332平方米。项目终期投资达30亿元以上。 经过三年的建设,一期数据中心各园区将在2018年底前全部正式投入运营。该中心拥有30万台以上服务器运营能力,能够提供全面的基础服务能力,采用的风侧间接蒸发冷却等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京东云IDC建设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数据中心一号园区的设备利用率约为60%。 据了解,京东云华东宿迁数据中心,采用的是模块化建设,一期工程中,一号楼采用比较传统的水冷基础架构,而四号楼则采用更先进的风冷技术。二号楼和三号楼将会采用更多先进的技术,预计在11月机组试运行,为明年大规模应用作铺垫。在建的二期数据中心,项目终期投资达60亿元以上,以期应对数据中心建设的更新和迭代。 作为第一个自建自营数据中心,京东云IDC建设部相关负责人引以为豪,称其是业内先进的数据中心,拥有众多自主研发和专利技术,并透露该数据中心的二期工程将迎来更多“黑科技”,包括液体浸没式的制冷技术和热管式技术等。另外,机房内感应温湿度的机器人将于11月份左右验收,经过试运营后,将大规模投入实际使用。 云计算技术将成为互联网公司未来核心竞争力,市场也是一片蓝海。依托京东集团多年的基础设施构建和运维管理经验,京东云已经在全国实现强有力的数据中心布局。包括华东数据中心在内,京东云目前已经在全国建设了4区域 、6可用区,即华北北京、华东上海、华东宿迁、华南广州四区域六可用区布局。 随着全国布局纵深加快,京东云的目标逐步扩展。京东云IDC建设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京东云业务拟向美国、东南亚、欧洲等国市场进行推广。于明年进军海外市场,扩大国际客户服务范围。 用“云”创造服务 作为京东云的主要载体,京东云华东数据中心投入使用近两年来,承载了京东云的大部分业务。虽然运营时间不长,但是客户的认知度和应用度获得快速提升。 京东方面资料显示,宿迁华东数据中心目前主要为京东集团内部运营使用,部分设备提供对外服务。主要提供八大服务,包括主机托管,网络接入,IT设施系统集成,采贩与租赁,JD Cloud整体解决方案,高密度计算解决方案,数据中心场地定制化以及数据中心规划咨询。 据悉,目前京东云可为客户提供全栈式、全频道、全场景服务,客户主要分为三大类:互联网创业公司、交易型电商和传统企业转型。其中,互联网创业公司看重了云平台高效、灵活、可扩展的特点;而交易型电商则更注重京东云可提供的电商云解决方案;传统企业则更侧重于京东云的平台与经验分享。 京东云IDC建设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凭借一流的设备及服务标准,华东数据中心目前已经拥有宿迁市政府、网宿科技、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等客户,并为他们提供高质量的IDC及云计算服务。同时也为多家电商企业提供服务。截至目前,京东云注册用户已超33万,其中不乏中海油、SOHO中国、金蝶这样的大型集团。 此外,京东云华东数据中心与京东云华北、华南等数据中心形成异地灾备,满足客户备份业务需求。与此同时,按需调整数据中心等级需求,支持各类运营商线路接入。 京东云华东宿迁数据中心从安全可靠、网络连通、无忧运维等多个方面践行京东商城的品质保障。资料显示,该数据中心可以达到99.99%高可靠保障,网络连通性 99.9%,灵活开放定制化服务,并且实现7x24无忧运维。 对于数据中心如何影响用户而言,京东云市场部人士表示,最直观地使用感受是,使用京东商城时App的运行速度会加快,购物VR、直播等运行将更加流畅。同时,根据用户的搜索,京东商城可向用户智能推荐相关商品。未来,京东云华东数据中心也将推动智能化运维管理。